常州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常州市“十四五”智慧城市建設規劃》的通知。《規劃》共五章,主要闡明常州市智慧城市建設背景、總體設計、總體架構、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保障措施,是今后五年常州市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文件和行動綱領。
《規劃》提到,鼓勵各類業務主體充分調用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和城市大腦帶來的各類通用能力,根據實際需求研發建設智慧應用。積極探索跨行業資源 整合和深化共享,推進具有“一桿多用”功能的城市智慧桿塔、綜合管廊等新型物聯網集成載體建設。
《規劃》明確,加快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率先布局5G、IPv6等下一代互聯網,建設“物聯、數聯、智聯”三位一體覆蓋全市的新型城域物聯專網,夯實智慧城市發展基礎底座。
附件:關于印發《常州市“十四五”智慧城市建設規劃》的通知

蘇政辦發〔2021〕62號,江蘇省將統籌推進科技創新七大行動,以10家以上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為骨干,以N家工程技術創新平臺為橋梁的1+3+10+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
新房,二手房成交均價年波動幅度控制在合理區間,至2025年實現房價漲幅與居民收入增長相適應,進一步拓寬公共租賃住房渠道,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應
江西將以數字設施化、設施數字化為主線,以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為導向,統籌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宜工信[2021]121號,宜興信息化整體水平處于省內縣級市領先水平,智慧宜興普惠化應用格局體系,可信、 可靠、可控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等智慧城市發展體系
制造業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降低17%,鼓勵部分行業碳排放盡早達峰,重點行業和企業綠色安全生產方式轉型取得顯著成效
江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2016年鹽城遭受接近最高等級的EF4級龍卷風襲擊,2020年江蘇經歷有記錄以來最長梅雨,長江水位超歷史極值
江蘇省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業務收入超過4萬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規模力爭達到1.6萬億元,新建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50個,新建省級數字農業基地100個
《規劃綱要》包括序言和11篇37章119個小節及若干專欄圖表,8萬多字,總體框架分為三大板塊,闡明編制依據和重大意義,分析發展基礎和發展環境,提出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徐州將繼續注重協調發展戰略,城鄉將再一次深化互動,徐州依然會堅持生態優先戰略,打造美麗中國徐州樣本、弘揚淮海戰役精神、總結推廣馬莊經驗
培育充滿活力的科創森林,激發高、海、蘇、軍雙創主體活力,實施紫金山英才計劃、完善人才價值實現機制等,這進一步堅定了我們科技型企業發展的信心
加快推進又來沙作業區5個5000噸級件雜貨泊位、2個3000噸級件雜貨泊位和1個出運泊位建設,新建長源碼頭二期3個50000噸級通用泊位
充分發揮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蘇州工業園區中新合作和昆山兩岸合作等改革開放平臺的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