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預見的未來,人類智能與機器智能將逐步融為一體,充分發揮機器的存儲和運算能力,融合人腦的思維與創新能力,以推動人工智能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腦機智能融合。
腦機接口是腦科學和類腦智能研究的重要方向,已上升為國家的科技戰略重點或力推的核心科技發展領域。隨著神經科學、生物兼容性材料、傳感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進步,以及以Neuralink 等創新技術投資公司為代表的全新研究力量的加入,腦機接口技術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在信號獲取和處理、解碼算法和系統實現等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進展。
附件: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發布《腦機接口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應用白皮書》

【聲明:轉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闡述了腦機接口技術的基本概念,分類,相關理論與技術和全球產業情況,梳理了國際相關標準化組織,進一步推動腦機接口標準化工作,支撐類腦智能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對指導學科建設和重大科研基金立項具有導向作用;有助于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面向經濟主戰場和重大實際需求開展科研攻關,促進相關從業人員對技術全景加深理解和認知
從性能指標與可用性指標兩個方面有效衡量腦機接口系統是否滿足五大需求;腦機接口的實現也離不開核心關鍵技術的支撐,腦狀態檢測神經調控和對外交互技術等
性能和可用性兩方面提出滿足五大需求的腦機接口系統關鍵指標,性能指標包括響應時間,識別正確率,可輸出指令數量和菲茨吞吐量,可用性指標包括易用性,長效性,魯棒性,安全性和互操作性
腦機接口技術的應用場景按照信息流向分為腦狀態檢測,神經調控和對外交互三類,神經調控則是信息從外部和外設流向大腦,對外交互則是信息的雙向流動
黎曼幾何算法通常可以用于對稱正定(SPD)矩陣的空間上應用 運算,進而提供一個統一的框架來處理不同的腦機接口范式,黎曼框架由于具有擴展性
類腦解碼器成為新一代解碼方法,得到類腦的解碼器可用于腦機接口控制,腦機接口系統在使用過程中,閉環控制的練習可以導致神經元為適應用戶的運動系統而發生變化
穩態視覺誘發電位(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SVEP)刺激范式朝向更高效,更舒適和更自然發展,應用在高速率腦機接口打字交互系統
MRCP 和運動想象是不依賴于外部刺激的,由人體真實運動意圖誘發的主動式腦機接口范式,相較于運動想象,MRCP不依賴于重復的運動想象